2024年04月18日 星期四 
投稿热线:17737260857  在线投稿 在线投稿 网站地图 设为首页
当前位置:首页 > 影像中原
黄河北岸,新乡农民建起两座博物馆

记者带您去打卡,博物馆遇见“母亲河”!汤汤黄河流过牧野大地,浸润、孕育了好吃的原阳大米,也一代代传承下宝贵的黄河文化。在新乡平原示范区原武镇和原阳县太平镇,一西一东,当地农民自发建起黄河稻米文化博物馆和黄河农耕文化博物馆,成为记录、弘扬黄河文化的鲜活载体。请看河南日报特别策划《沿着黄河看宝贝,亲!一起开启博物馆奇幻之旅吧》!

靠啥能“留住乡愁”?到黄河农耕博物馆看看就知道了!

“爷爷,这个大黑箱子是啥?那个弯弯的木头有啥用?墙上挂的是用稻草编的‘蝙蝠侠斗篷’吗?”

“乖,这个是风箱,那个是套牛的车轭,墙上是下雨天穿的蓑衣,还有独轮车、曲辕犁、耩麦耧……这些都是爷爷小时候经常见到、用到的东西,现在可不容易见着咯!”

11月5日,在位于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的黄河农耕博物馆,一对前来参观的爷孙在传统农耕文明展示区驻足,年幼的孙子脸上写满好奇,白发的爷爷则如见到老友般抑制不住激动之情,“爷孙问答”的环节持续了十几分钟。

黄河农耕博物馆建在稻田南侧的水面上,没进博物馆就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“乡愁”:稻田里分布着用稻草扎成的水牛和草人惟妙惟肖,石磙为基、磨盘为面拼出一张简易桌子,饮马的水槽和自来水管成了“新搭档”,水车不时转动发出沧桑的“吱呀”声……这些藏在细节里的“农耕元素”,让人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几十年前黄河岸边的稻田里。

而在超过300㎡的博物馆里,除了这些难得一见的老物件,新的智能互动设备让人“穿越”起来更方便。在黄河流域示意图前,轻点图上的动植物就能马上得到声响、动画回应,点击黄河沿岸的地名上的卷轴图标就能显示出相应的地理、历史知识;在虚拟翻书系统前,做出翻动的手势,书页就能随手翻动。这些设备有益又有趣,深受游客的喜爱。

看了老物件,试了“新武器”,还能亲身体验“农耕之乐”。小小的手工磨,不加粮食转动起来艰涩费力,加点稻米就能轻松磨出米粉;博物馆准备好了稻秆、麦秆等原料,有专人指导,可以“手工DIY”,自己制作草帽、风筝、花篮;博物馆的窗外是一汪绿水,鱼儿在欢快地游动,随时能享受钓的乐趣。

邻村农民姚金丽,是博物馆的专职讲解员。姚金丽说,每个周末博物馆都要接待4~6个百人参观团,大多是郑州及周边城市的市民,也有研学机构组织的中小学生,他们在这儿尽情感受黄河农耕文化的魅力,对 “有实物、有互动、有体验”的黄河农耕博物馆赞叹有加。

水牛赵村党支部书记、省人大代表赵俊海,是黄河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发起人。赵俊海说,博物馆要从农耕文化的挖掘、展示、教育、实践角度,来讲好黄河故事、弘扬黄河文化,并进一步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平的黄河文明寻根处、黄河文化传承地、黄河生态示范区。10月1日,黄河农耕文化博物馆升级完成、对外开放。

据了解,水牛赵村还引入社会资本,与上海盛励集团合作,将继续加大对博物馆的投入力度,同时要开发系列文创产品,让博物馆走得更快、走得更远。

镇馆之宝:每件传统农具都是不可复制、不可多见的宝贝。

服务贴士:黄河农耕博物馆位于原阳县太平镇水牛赵村,开放时间为每日9:00~17:30,有专职讲解员(目前免费)。最大的特点,是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,可以体验垂钓、捉泥鳅、手工磨等农家乐趣,还能买到绿色有机的“稻鳅米”“稻蟹米”。

稻米与黄河有啥故事?黄河稻米文化博物馆告诉你!

你知道水稻是怎样被“驯化”的吗?你知道水稻是如何从中国“走”遍全球的吗?你知道黄河两岸种植水稻的悠久历史的吗?你知道原阳水稻咋样才得以和黄河“再续前缘”吗?你知道咱的原阳大米得过多少国际、国内金奖吗?

11月4日,记者来到新乡平原示范区原武镇东合角村,走进3天前刚刚建成投运的中国﹒黄河稻米文化博物馆,在这里找到了以上一连串问题的答案。

民以食为天。黄河稻米文化博物馆的迎面墙,正中间是一个硕大的“稷”字,周围是116个米字旁的汉字,让人感叹古人对粮食、稻米发自内心的珍惜与渴望;往里走,感应门自动打开,向游客发出“穿越黄河探寻稻米之旅”的邀请;进了门,穹顶绘着鱼稻共生的吉祥壁画,蜡像、图片、视频和实物展品向你生动讲述水稻的故事;舂米坊、米酒坊、米醋坊,让你亲身体验水稻制品的美味……博物馆总面积1000㎡,分天下社稷、稻之源、稻之耕等7个主题展厅, 让人看了流连忘返、收获颇丰。

“我想通过博物馆讲述稻米与黄河的故事,以原阳大米为立足点,沿母亲河溯源悠久的中原农耕文明,探寻稻作文化的前世今生,展现原阳大米的发展历程与荣誉!”博物馆“馆主”、农民企业家赵建华,还客串起了讲解员的角色——为建这座博物馆,他谋划了5年时间,个人投资300余万元,东奔西走搜集近百件展品,为此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,所以讲解起来格外动情。

作为一名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,赵建华为何铁了心要挖掘黄河稻作文化,非要憋着劲、下血本来建一个不挣钱的博物馆?

赵建华说,黄河北岸多为盐碱地,“冬春白茫茫,夏秋水汪汪;遍地蛤蟆叫,出碱不出粮”的顺口溜,是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真实写照。时任原武公社书记乔永庆带领干部群众引黄稻改,成功治住了盐碱,种出了美味营养的天然弱碱性水稻。

几十年来,原阳大米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,还打出了名气成为远近有名的“金字招牌”,让乡亲们扬眉吐气、骄傲不已,对水稻的感情“到了骨子里”。

“我去东北五常、台东池上、日本新潟等稻米产地参观考察过,见当地都建了博物馆,就想着咱为啥就不能为原阳大米、黄河稻米建个博物馆呢?!”赵建华说,因种种原因,近几年,周边农民种植水稻的热情不断降低,原阳大米种植面积已从鼎盛时的近50万亩减少到不足10万亩,让他看了很揪心、很忧心,也想通过建稻米文化博物馆,唤起大家对水稻的感情和热情,共同重现原阳大米的辉煌。

“只为一碗河南好米!”赵建华说,下一步,他将勒紧裤腰带继续向博物馆注入资金,同时联合科研机构、行业协会和广大稻农,不断丰富博物馆的层次和内涵,让博物馆越办越好,为弘扬黄河文化和发展水稻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镇馆之宝:刚收割的太空稻

几个月前,1500粒“水晶3号”稻种,搭乘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遨游太空归来,结合了航天技术、生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,在赵建华的培育基地育苗、插秧、成长、收获,孕育着希望和未来,价值不可估量。

服务贴士:黄河稻米文化博物馆位于新乡平原示范区原武镇东合角村,紧邻327国道,距京港澳原阳高速口仅有20分钟车程,随时对外开放,幸运的话,不仅可以品尝正宗的原阳大米,还可以享受博物馆“馆主”赵建华的亲自讲解。记者 赵同增 通讯员 贺洪强

编辑:高翔


在线投稿
在线投诉
返回顶部